□本報記者胡新橋
  □本報見習記者劉志月
  湖北省宜都市地圖左下角,是該市最偏遠的山區鎮王家畈鄉。
  “2013年全市柑橘評比中,王家畈鄉白玉堖村竟然獲得品質第一名,過去想都不敢想。”邊在地圖上指出白玉堖村位置,宜都市委書記莊光明邊對《法制日報》記者表達他的驚喜之情。
  白玉堖村地處深山,是宜都55個農村社會治理創新試點村之一。白玉堖村柑橘品質獲得全市第一,得益於信息化解決了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問題。
  2012年,宜都在紅花套鎮漁洋溪村展開農村社會治理創新試點,形成了以“組織網格化、自治規範化、服務網格化,電子村務、電子學務、電子商務、電子服務”為核心的“三化四務”治理經驗,併在白玉堖村等54個村推廣。
  宜昌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興於說,在探索實踐以“一本三化”(以人為本、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全程化服務)為特征的城市社會治理工作取得成熟經驗後,該市逐步將網格化服務管理經驗向農村地區深化、推廣,宜都的“三化四務”治理經驗是具體表現形式。
  在漁洋溪村調研後,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充分肯定宜都市把城市網格化管理經驗向農村拓展延伸的做法,希望能進一步探索完善,為全省條件相似地區提供有益借鑒。
  1000份調查表問需於民
  沉在農村27年,漁洋溪村黨總支書記徐本壽感到農村最大的變化是:過去下個秧(種水稻)是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現在再也沒有“白幹活的”,都是給錢才做。
  宜都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綜治辦主任任陽認為,老徐的感受反映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施行多年及合村並組後農村社會發生的微妙變化。
  “隨著經濟條件不斷改善,中國農村已與費孝通先生所描述的上世紀40年代‘熟人社會’有所不同,農民雖還相熟,但多了一層‘陌生感’。”任陽說,農民需求有了大變化,但治理方式還是老辦法。
  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就要摸清新形勢下的農民需求,這成了擺在宜都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首個問題。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為摸清農村實際、瞭解農民需求,宜都市組織力量持續數日入戶調查走訪,最終獲得1000份有效調查表。
  調查表清晰反映出宜都農村社會治理面臨的三大挑戰:地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山林權)、房權(房屋土地使用權)“三權”引發的糾紛多發,政府公共服務與農民需求之間差距不小,事務龐雜基層組織力不從心。
  針對這些挑戰,宜都市委、市政府確立起“以組織網格化為基礎、以自治規範化為動力、以服務綜合化為核心,推行電子村務、集成電子學務、拓展電子商務、優化電子服務”的新型農村社會治理方式。
  網格員志願者解治理之困
  “三權”糾紛,漁洋溪村也多有發生。3組村民汪光元因山林地與鄰居差點鬧出人命。兩家林地相鄰,同在一座山。招商引資,山被徵用,雙方為邊界不清的3畝地爭執不下:對方開鏟車挖山,老汪站車前阻止,對方揚言要“鏟死”他。
  得知消息,漁洋溪村3組網格員艾道華與網格志願者汪本全共同做工作,最終老汪“高姿態”讓出了爭議地。
  徐本壽告訴記者,過去分山林,村民覺得沒啥經濟價值,不大願意要;如今,村裡招商引資項目增多,類似因林權地界不清產生的糾紛時有發生,但村裡幹部少,很難管好這類事。
  2001年合村並組改革後,宜都331個村2382個村民小組整合為現在的123個村828個村民小組,村級“兩委”班子成員由過去近2000人減少到現在的569人,減幅為71.5%。
  村、組變大了,村幹部減少了,農民負擔減輕,但隨之而來的是村民辦事不方便、服務管理難跟進。
  針對農村基層自治力量不足的現狀,宜都市委、市政府將組織網格化作為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方式的基礎,將全市農村按小組劃分網格,每村推選一名後備幹部或“大學生村官”擔任網格信息管理員,各村民小組推選一名網格員,統一購買服務、統一誤工補貼、統一考核管理、統一工作職責。
  原有5名村幹部基礎上,漁洋溪村以“年齡35歲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本村常駐村民”為基本條件,新推選產生了6名網格管理員,納入村後備幹部管理。
  徐丹是漁洋溪村的網格信息管理員,同時兼任1組網格員。“我們網格員要綜合履行八項職責:採集基礎信息、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社會治安協防、法制教育宣傳、代辦公共服務、幫助困難群體等。”她說。
  漁洋溪村還發動群眾登記了47名村級志願者,引導村民組建起老年協會、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及以專業合作社為主體的合作組織等。
  “創新農村社會治理,我們基本形成了‘黨組織統領、村民會議決策、村委會實施、社會組織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農村治理新格局,破解了農村社會治理之困。”宜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宋化力認為。
  通過網絡信息化直達到村
  思路理清,力量配足,宜都市委、市政府將為村民提供優質綜合公共服務作為農村社會治理的終極目標。
  “讓農民同享改革發展成果,政府有意願、群眾有期待,但核心問題是怎麼實現兩者對接。我們提出,用信息化拉近農村與現代社會的距離。”莊光明說。
  為實現信息化進村入戶,宜都投資1500萬元啟動“信息下鄉、光纖通村”工程,全市10個鄉鎮、123個村新建光纖“高速路”1260公里;宜都市創新辦、市電子政務辦組織開發了“宜都市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平臺”,與部門業務處理系統對接,將電子政務、矛盾糾紛聯動化解、網格管理及平安法治建設等納入平臺進行整合規範,網格員將採集的“三權”、人口等基礎信息錄入上報,實現了農村社情全摸清、信息全掌握、服務綜合化。
  信息高速路暢通無阻,帶來了農村新變化:宜都市與北京一家公司共同研發了網上農資超市,在漁洋溪村組建全國首家村級信息化綜合服務站,實現生產企業直達農戶的農資直銷模式;運用宜都市供銷社開發的網上繳費服務平臺,全市八成以上農民領取新農保、繳納電話水電費、刷卡提現不出村;宜都市電子政務服務平臺,將49家市直部門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14類公共服務項目,通過網絡信息系統直達到村……
  在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看來,宜都的農村社會治理創新試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服務群眾為基礎、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突出了人本化理念、統籌式服務、信息化支撐,其經驗值得總結和推廣。
  “從我們目前實踐效果來看,綜合服務為導向、信息化為手段的農村社會治理模式總體上是可行的。下一步,我們將探索借助企業和市場化力量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莊光明表示。
  (原標題:群眾不出村可享公共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r46krbu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